板式換熱器的具體描述:
⑽ 板片厚度——在圖樣上標注的板材標準規格厚度。
⑾ 流道——內相鄰板片組成的介質流動通道,常用N表示熱流體側的流道數;用n表示冷流體側的流道數。
⑿ 流程——內介質向一個方向流動的一組流道。常用M、m分別表示熱流體側、冷流體側的流程數。
⒀ 流程組合——內流程與流道的配置方式,表示為:
式中 M1,M2,… ,Mi——指從固定壓緊板開始,熱流體側流道數相同的流程數;
N1,N2, … ,Ni——指M1,M2,… ,Mi流程中對應的流道數;
m1, m2,… , mi——指從固定壓緊板開始,冷流體側流道數相同的流程數;
n1, n2, … , ni——指 m1,m2,… , mi流程中對應的流道數。
有各種各樣的流程組合。按程數分類,有多程和單程兩種。按流體總的流動方向分類,有順流和逆流兩種。應根據換熱和流體壓力降計算,在滿足工藝要求的前提下確定流程組合。圖1-10表示“Z”形和“U”形組合,均屬單流程,兩種流體可以純逆流或純順流進行換熱,一般采用純逆流方式。兩種方式的板間流速分布見圖1-11,從圖1-11可見,各板間流速是不相等的,但在設計時,仍以平均流速進行計算。由于“U”形流程組合的接管都在固定壓緊板上,拆裝方便,頗受用戶歡迎。圖1-12表示混合的流程組合形式。該圖中表示熱流體側4流道×2流程,冷流體側2流道×4流程。
⒁ 角孔 —與接管相連接板片的開口。角孔大小一般按流體流速m/s設計。但對于冷凝器的板片,若采用普通板片,其開口太小,將會使氣側壓力降增大,故專門用于冷凝的板片的角孔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