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關于陶瓷密封的雙層玻璃反應釜的詳細介紹:
一、結構與原理
1. 結構組成:主要由高硼硅玻璃制成的雙層釜體、不銹鋼或鋁合金框架、攪拌系統、陶瓷密封組件、加熱或制冷循環系統、真空系統等部分構成。其中,雙層釜體的夾層可注入熱溶液或冷卻液,用于控制釜內溫度;攪拌系統由電機驅動,通過攪拌桿和攪拌槳對釜內物料進行攪拌。
2. 工作原理:通過雙層反應釜夾層,注入恒溫的高溫或低溫熱溶液或冷卻液,對反應釜內的物料進行恒溫加熱或制冷。在攪拌物料的同時,物料進行加熱反應時,在真空條件下可以提高蒸發效率,溶媒蒸汽經玻璃冷凝盤管時冷卻成液體,可回流到釜內,也可通過回流彎頭下部閥門進行回收。反應完畢,物料可從釜底的出料口放出。
二、陶瓷密封的優勢
1. 良好的密封性:陶瓷材料具有很高的致密性,能夠有效防止反應釜內的物料泄漏以及外部空氣的進入,保證反應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對于需要嚴格控制氣氛或真空度的反應尤為重要。
2. 耐高溫性能:可以承受較高的溫度,在高溫反應過程中,陶瓷密封件不會因溫度升高而出現變形、軟化等問題,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確保反應釜的正常運行。
3. 耐腐蝕性:對大多數化學物質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不易被反應釜內的酸堿等腐蝕性物料侵蝕,從而延長了反應釜的使用壽命,同時也避免了因密封件腐蝕而導致的泄漏風險。
4. 耐磨損性:陶瓷的硬度高,在攪拌過程中,與攪拌軸等部件的摩擦不易使密封件產生磨損,減少了因磨損而造成的密封失效的可能性,降低了設備的維護頻率和成本。
三、性能特點
1. 物料兼容性好:與物料接觸部分全部采用高硼硅玻璃和聚四氟乙烯材料,性能穩定不易與物料起化學反應,使用方便安全。
2. 溫度控制精準:配備 PT100 溫度傳感器等溫度監測裝置,可精確測量釜內物料溫度,結合夾層的加熱或制冷循環系統,能將釜內溫度控制在 - 80℃至 250℃的范圍內,滿足各種不同反應的溫度需求。
3. 攪拌效果良好:攪拌系統采用陶瓷軸承、機械密封,防止攪拌桿磨損掉屑,配合多種形式的攪拌槳,如月牙式攪拌槳等,可以提供不同強度和方式的攪拌,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勻,反應更加充分。
4. 操作方便靈活:通常配有防爆變頻調速器,轉速、溫度雙數顯,轉速可通過調速旋鈕設定,直觀方便。機器底部設有帶剎車的萬向輪,可整體移動,方便在不同地點使用。此外,玻璃斜放料閥門或無積液側放料閥門的設計,可有效減少攪拌死角,使放料更加快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