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I晶振,VC29-3晶振,壓控晶振
壓控晶振(VCXO)是通過紅外加控制電壓使振蕩效率可變或是可以調制的石英晶體振蕩器,其振蕩頻率由晶體決定,可用控制電壓在小范圍內進行頻率調整。VCXO 大多用于鎖相技術、頻率負反饋調制的目的。 控制電壓范圍一般為0V至2V或0V至3V。VCXO的調諧范圍為±100ppm至±200ppm。
美國PDI頻率控制元器件,主要致力于石英晶體,濾波器等系列產品規格的銷售。頻率控制產品:Crystals石英晶體, Filter晶體濾波器, XO晶體振蕩器,VCXO壓控晶振, TCXO溫補晶體振蕩器, OCXO恒溫晶體振蕩器, TC-OCXO溫補恒溫晶振, XO SMD封裝系列, XO引線式封裝系列, TCXO SMD封裝系列, TCXO引線式封裝系列, OCXO恒溫晶振, OCXO SMD封裝系列, OCXO引線式封裝系列, TCVCXO溫補壓控晶振,石英晶體振蕩器等。
無論什么的要求,我們工程師的職員和銷售人員會指引你哪些是正確適合的產品。PDI包涵一大范圍的市場詳細的能力,能提供任何產品的設計分析。我們會持續介紹新產品和技術的特殊包裝和高頻率設計。 歡迎與我們工程師及銷售人聯系。
PDI晶振所制造的頻率控制設備使用在軍事,工業,醫學,航空電子設備和商業的市場。PDI在1989年已經是頻率控制設備的主要供貨商。
PARAMETER | MINIMUM | MAXIMUM | UNITS |
NOMINAL FREQUENCY (Fo) | 4 | 100 | MHz |
CALIBRATION TOLERANCE (With +1.65V on pin 1) | -10 | 10 | ppm |
FREQUENCY STABILITY | ppm | ||
Over Temperature Range (See Note 2) | -25 | 25 | |
Ageing (per year at +25°C) | -2 | 2 | |
Over Supply Voltage Variation (Vcc = +3.3V ±5.0%) | -5 | 5 | |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See Note 2) | -20 | 70 | °C |
STORAGE TEMPERATURE RANGE | -40 | 85 | °C |
SUPPLY VOLTAGE (Vcc) (See Note 2) | 3.135 | 3.465 | V |
SUPPLY CURRENT (Dependant upon nominal frequency) | 5 | 25 | mA |
OUTPUT WAVEFORM HCMOS/TTL | |||
Logic Levels | 0.1Vcc | 0.9Vcc | V |
Duty Cycle (@ Vcc/2) | 40 | 60 | % |
Fall and rise times | 3 | 10 | ns |
Voltage Control Range +1.65V ±1.5V (Positive polarity) | ±100 | ±200 | ppm |
Linearity | ±10 | % | |
Input Impedance | 50,000 | W | |
Modulation Bandwidth | 10 | kHz |
PDI晶振,VC29-3晶振,壓控晶振
自動安裝時的沖擊:石英晶振自動安裝和真空化引發的沖擊會破壞SMD晶振產品特性并影響這些產品。請設置安裝條件以盡可能將沖擊降至,并確保在安裝前未對晶振特性產生影響。條件改變時,請重新檢查安裝條件。同時,在安裝前后,請確保石英貼片晶振產品未撞擊機器或其他電路板等。
每個封裝類型的注意事項
陶瓷包裝晶振與SON產品
在焊接陶瓷晶振和SON產品 (陶瓷包裝是指貼片晶振外觀采用陶瓷制品) 之后,彎曲電路板會因機械應力而導致焊接部分剝落或封裝分裂(開裂)。尤其在焊接這些產品之后進行電路板切割時,務必確保在應力較小的位置布局晶體并采用應力更小的切割方法。
陶瓷包裝石英晶振
在一個不同擴張系數電路板(環氧玻璃)上焊接陶瓷封裝石英晶振時,在溫度長時間重復變化時可能導致端子焊接部分發生斷裂,請事先檢查焊接特性。
PDI晶振,VC29-3晶振,壓控晶振
環?;纠砟睿?/span>
1.作為良好的企業市民,遵循本公司的行動方針,充分關心維護地球環境,遵守國內外的有關環保法規。
2.保護自然環境,充分關注自然生態等方面的環境保護,維持和保全生物多樣性。
3.有效利用資源和能源,認識到資源和能源的有限性,努力進行有效利用。
4為構建循環型社會做出貢獻,致力于減少廢棄物及廢棄物的再利用核再生循環,努力構建循環型社會。
5.推進環保型業務,充分發揮綜合實力,推進環保型業務,為減輕社會的環境負荷做出貢獻。
6.建立環境管理系統,充分運用環境管理系統,設定環境目的和目標,定期修正,不斷改善,努力預防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