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電路板的功能測試,是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工序。
傳統的功能測試,一般采用人工方式,手動將供電電源、信號發(fā)生器、示波器、萬用表等多種臺式儀器,與待測電路板連接在一起;再通過人工手動方式,一步步的操作儀器,對待測板進行各項電氣參數的逐項檢測,人工判斷測試結果好壞,手動記錄測試結果參數;這種人工測試方式,不僅測試速度慢,測試效率低,而且由于存在誤操作、誤判等人為因素,測試可靠性、一致性較低,因此,最終產品的質量也難于保證。
隨著計算機電子測試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自動化的功能測試設備(ATE),得到快速發(fā)展;ATE 是以計算機(工控機或 PC 機)為核心,通過 GPIB、PCI、VXI、PXI、USB 等總線,將各臺式儀器或儀器模塊互聯起來,通過計算機軟件方式,自動對各儀器模塊進行控制,并根據軟件預先所設定的測試流程以及測試參數,自動地對待測的電路板(或整機)進行各項功能測試,自動判斷測試結結果的對錯,自動記錄所有測試結果到硬盤,隨時可以查閱、分析、統計測試結果,方便生產工藝流程的管理及控制。
自動化功能測試設備(ATE)的采用,不僅可提高測試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測試結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從而使所生產的電子產品質量得到保證,同時大幅降低了對測試人員的技術要求,為企業(yè)單位降低人工成本;另外,自動化 ATE 的應用,也可以很好的提高了企業(yè)形象,更有利于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客戶的信賴;因此,自動化功能測試設備(ATE),受到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企事業(yè)單位所青睞。
1、設計目標
本方案擬用于客戶的電路板的功能測試項目。在本方案中通過對客戶的具體功能要求、技術指標要求,搭建SRC連線功能測試系統。滿足客戶預期需求,以達到快速、準確檢測之目的。
2、設計依據
依據客戶提供的郵件,整理客戶的測試項目需求及產品相關技術內容如下,作為本方案設計依據。
《FCT技術要求》文檔
3、系統概述
3.1 硬件系統構架
A.框圖說明
一、全功能通用測試系統硬件板卡插在一個機芯中的底板上。各板卡功能如下:
二、底板:底板分兩種,一種五個插槽,一種十個插槽。五個插槽的每個插槽相距20mm,十個插槽的,每五個插槽為一組,兩組插槽間相距40mm,其它插槽相距20mm??啥鄠€底板串聯使用。底板的主要功能是把各功能板卡連接起來,并可以控制測試信號、測試輸出信號(PASS信號、FAIL信號,蜂鳴器)。該板上有通訊總線、電源總線、電源接口、通訊接口等。
三、采集開關板:負責電壓、電流采集。
四、IO開關板:負責模擬按按鍵,以及其他動作控制。
五、電源切換開關板:負責程控電源和模擬電池輸出切換控制。
六、程控直流電源:提供直流程控電源輸出。可為被測板供電,并回讀供電電壓和電流,并能進行限壓限流。
七、模擬電池:模擬電池給被測品充放電及監(jiān)測充放電時的電流電壓參數。
B.硬件配置
a. 測試機芯1套內含以下板卡
?、俨杉_關板: 2塊
?、贗O開關板: 1塊
?、垭娫辞袚Q開關板: 1塊
b. 程控電源: 0-15V 80A電源一臺,0-30V 5A電源一臺
c. 模擬電池: 1套
d. 電腦: 1套
注:以上配置為一套硬件,本項目需要兩套硬件。
3.2 軟件方案
本功能測試系統軟件在SRC通用功能測試平臺的基礎上,進行開發(fā);采用模塊化、平臺化軟件設計,方便操作;
通用功能系統軟件,是一個具有良好Windows圖形界面、易于操作使用的、實現動靜態(tài)功能測試的軟件群。軟件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大功能模塊:編輯模塊,測試模塊、統計模塊、調試工具、自檢模塊。軟件使用密碼控制的兩級權限,方便客戶分級管理。
3.2.1編輯模塊
編程軟件是用來對被測電路功能模塊進行測試功能描述,生成測試文件的軟件模塊。測試文件是供測試軟件模塊使用的數據。具體地,可以對任意(數字、模擬)功能模塊進行輸入激勵信號參數設置、輸出測試項參數設置,可以進行學習和預測試,而且提供自定義模塊庫的功能。
編輯界面是以可視化的表格來編輯測試步,方便操作,交互性強。該界面可以編輯所有的測試信息,包括需要導入的信息等。同時本界面可以使用不同的顏色,區(qū)分不同的測試步類型,方便查看和編輯。不同的電路板生成不同測試文件,當換電路板類型時,調用相應的測試文件即可。此模塊供工程師使用。
功能測試系統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可視化功能測試編程窗口環(huán)境,使得在編程界面中可進行各種操作,包括新建、打開、編輯、保存測試文件,新建、打開、編輯、保存模塊庫文件等,點擊鼠標按鈕即可進行相應操作。
編程界面是一個標準的單文檔Windows應用程序。編程界面分為五大部分,分別是:模塊編輯區(qū)、模塊屬性區(qū)、測試步編輯區(qū)、信息區(qū)、模塊庫區(qū),以及各工具欄(包括常用工具欄、模塊編輯工具欄、測試步編輯工具欄)和菜單欄。
如下圖所示:
在本界面中可以設置所有測試方法,類似excel表格方式,可通過下拉列表的形式選擇測試方法,設置相應的參數,如激勵電壓大小,測量值的上下限等。
如示波器方法設置:
在表格中,相應的測試步(某一行)的“端口”中選擇相應的測試針后,點擊端口后面的“設置”列對應的表格,彈出如下的對話框:
在選擇設備中選擇TDS2014示波器,然后再選擇方法中選擇該示波器可使用的測試方法,并再參數列表中可輸入相應的參數,如下圖所示:
選擇測試方法后,在測試時就使用示波器的該方法來進行相應的測量,然后根據正負誤差中設置的誤差范圍,判斷測試結果的好壞。
備注:該截圖所對應的設備與方法可能與實際使用的設備不符,實際使用的設備與方案中所需要使用的設備為準。
本系統軟件中,所有的測試方法均如上面舉例的幾個方法選擇、設置方法一致,設置方便、簡單,修改非常靈活,可以根據實際板卡功能,隨意組織測試次序。
3.2.2測試模塊
測試軟件是根據編程軟件所定制的測試數據,對待測部件進行功能測試的軟件模塊。它根據測試文件設置的參數,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判斷,檢查各測試項參數是否正常,功能是否正確。同時可打印測試結果供參考,生成測試結果文件。
測試界面是一個標準的單文檔Windows應用程序。測試用戶界面分為六大部分,分別是:模塊列表區(qū)、文件信息區(qū)、測試信息區(qū)、控制臺、統計區(qū)、以及信息區(qū),以及常用工具欄和菜單欄。如圖所示。
模塊列表區(qū)列出了當前測試文件中的所有模塊(為了問題的直觀、迅速定位,可將待測板按所測試功能的不同,進行模塊的劃分),便于觀察模塊測試的狀態(tài),而且雙擊模塊圖標還可以打開原理圖。
文件信息區(qū)指明了當前測試文件的文件名、文件的批注等。
測試信息區(qū)用于在測試的過程中動態(tài)的顯示測試的進度,以及測試完成后整個測試的狀態(tài),由狀態(tài)指示燈、總體進度條、模塊進度條、模塊信息組成。上面的進度條代表所有模塊總的進度,下面的進度條代表當前測試模塊的進度。測試狀態(tài)指示燈指示一次測試總的結果,分別用紅燈表示出錯,用綠燈表示通過。
控制臺就是用來控制測試的開始和停止,以及打印、退出等的控制按鈕。
統計區(qū)用來顯示當前的時間信息,當天測試的通過情況。
信息區(qū)用來顯示測試中的詳細信息。
編輯人員編輯好測試文件后,測試人員只需要壓好板卡后,點擊測試按鈕或者選擇自動測試后,軟件就可以開始自動測試,并判斷測試結果的好壞,并給出PASS或者FAIL的提示,測試人員根據提示進行相應的處理即可。該測試結果會寫入相應的測試結果數據庫,方便后續(xù)的統計操作。
3.2.3 統計模塊
根據測試結果文件,可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此模塊供生產管理參考使用。統計的報表類型分為明細報表、當日生產報表、歷史統計報表。明細報表為某塊板的測試明細,當日生產報表為當日測試數據的統計,歷史統計報表為某段時間內的數據統計。
統計包括板卡明顯統計及歷史數據統計。統計界面的主界面如下:
所包含的主要報表如下:
明細報表
明細報表為選擇某塊板后,列出該板卡的測量明細,如下圖:
查詢報表
能根據輸入的條形碼,查詢該被測板的測試明細,并能選擇是顯示正確的結果還是錯誤的結果,如果下圖:
通過率餅圖(只統計板的餅圖):
選擇某塊板卡后,列出當前板的通過率餅圖,在歷史統計中還可以選擇一個時間段,列出被測板的通過率餅圖,如果下圖所示:
當日餅圖:
3.3 功能測設備外觀
采用結構(如下圖所示僅供參考,具體實物為準),針床定制
FCT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