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針對流域地表水環境水質評價、污染溯源、水質預警、河長考核等大數據應用需求,構建了基于小型/微型在線監測站及小型浮標站、智能物聯網、以及遠程數據管理云平臺的“地表水環境監控預警一體化平臺”。此平臺依據流域/區域河網水系結構優化布點方案,在關鍵考核斷面、河流交匯點、污染排放源匯入點,以及關鍵中間節點布置高密度、網格化、低成本的水質監測小型站/浮標站;采用無線網、有線網及自組織網等多種通訊技術將監測點位的信息實時上傳到遠程數據云平臺;云平臺上集成了參數換算模型、神經網絡模型、水質模擬分析及預測預警模型等,可對實時數據進行甄別、篩選、分析、關聯、組合等處理,并采用*信息化技術將歷史數據及模擬結果用多種直觀的方式進行展示。此平臺可結合水質水量科學調控方案,污染治理評估方案、治理績效評價方案、河長制考核方案等,為管理部門實現水環境精細化管理提供全面技術支持。
此平臺監測數據可滿足地方政府河長、湖長的考核支撐;保障城市飲用水安全;完成城市水體水質評價、水質監測預警;為構建城市地表水智慧水務打好基礎;確保污染事故應急調控處置及時合理,為管理部門實現水環境精細化管理提供全面技術支持。
監管對象
城市內河;過境河流;湖泊;水庫;城市飲用水源地;敏感水域;黑臭水體等。
平臺功能與特點
1、全新的地表水監測系統:采用基于光譜及熒光光學原理、電化學原理、聲學原理以及其他物理學原理的水質有機物多指標分析方法代替化學或生物分析方法。
2、監測設備小型化:無需專門的供電、供水配套設施,實施快捷,投入成本較低,有利于大規模的鋪設。因此在降低了監測工作強度的同時,能夠獲取到更大范圍、更高密度、更高頻率多的監測數據。
3、強調數據的質量控制:獲取監測數據的同時,獲取監測儀器自身屬性數據、狀態水平、校準參數等。提高監測儀器系統的監測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可溯值性水平。
4、*的水質“指紋”識別預警系統:基于水質常規五參數、COD、UV254等指標而開發的多維向量組成的特定“指紋”,能夠識別各種水樣異常及復雜污染物來源,為水質監測提供全新的工作思路。
5、二維、三維可視化數據展示技術:根據被測對象的各種數字化地形地物信息,結合實時感知的水環境質量數據,可實現水環境的水質動態演進和水質信息的檢索、查詢和分析,提供直觀的數據發布效果。
6、多參數水質污染擴散模型:與現有業務相結合,提供污染物擴散預測、水質應急分析等功能,為管理者提供更加直接的決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