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防己,又叫漢防己、白木香,為防己科植物石蟾蜍的根。秋季采挖,除去粗皮,曬至半干,切段或縱剖,干燥。生于山坡、丘陵地帶的草叢及灌木林緣。主產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有利水消腫,祛風止痛之功效。本種肉質主根入藥,稱粉防己,味苦辛,性寒,功能祛風除濕、利尿通淋。含多種生物堿,其中粉防己堿(特船君)治風濕關節炎和高血壓癥均有效。
粉防己堿為雙芐基異喹啉類生物堿。對心臟有負性肌力、負性頻率和負性傳導作用,其降壓時無反射性心率增快。并有肌松、解熱、鎮痛和抗炎作用,可用于**風濕、高血壓、肺癌等病癥。《中國藥典》以粉防己堿的含量作為粉防己的質量評價依據,分析方法采用有效液相色譜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乙腈-甲醇-水-冰醋酸(40:30:30:1)為流動相體系。
實驗儀器
LC-3000有效液相色譜儀(滕州市魯創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由1臺P3000高壓恒流泵、1臺UV3000紫外可見可變波長檢測器等度分析系統。儀器操作簡便,多種配置,針對各行業的應用分析,便于客戶的選擇。
樣品制備:取樣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5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2%鹽酸甲醇溶液25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30分鐘,再稱定重量,用2%鹽酸甲醇溶液補足損失重量,搖勻過濾,精密量取續濾液5mL,置10mL量瓶中,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即得。
色譜條件(參考):
色譜柱 Shim-pack GISS C18(4.6×250mm,5μm) 流動相 乙腈-甲醇-水-冰醋酸(40:30:30:1) 柱溫 30℃ 檢測波長 280 nm 流速 1.0 ml/min 進樣量 10 μ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