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儀測量儀器SD346-CSB明渠流量計安裝使用說明書
電子單元檢測該時間,并根據已知的聲速計算被測距離,通過減法運算就可得出物位值。超聲波在液體、固體中衰減很小,因而穿透能力強,尤其是在對光不透明的固體中,超聲波可穿透幾十米的長度,碰到雜質或界面就會有顯著的反射,超聲波液位計就是利用它的這一原理而工作的。
1.概述
明渠超聲波流量計儀器可直接顯示瞬時流量與累計流量,內置EEPROM數字存儲器,停電后確保數據不丟失??膳c各種國家標準堰或槽配套,可用于各類水質排放總量的計量或監測,測量結果不受水質的影響。
超聲波明渠流量計還內置了多種不同算法,適合多種標準堰槽,選配通訊接口,易于同其它DCS、PLC系統連接,以實現工業的遠程監測、控制。
穩定可靠 在電路設計時從電源部分起就選用高質量的模塊、關鍵元器件的采購選擇高穩定可靠的器件,可以直接替代相同類型國外進口儀表。
精度高 公司擁有的聲波智能處理方法,使超聲波明渠流量計的精度高,液位精度達到0.3%,能夠抗各種干擾波。
故障率低、易安裝、易維護 一種非接觸式儀表,不跟液體直接接觸,因此故障率較低。儀表提供多種安裝方式,用戶*可以通過本文進行儀表標定。
多種防護 儀表的防護等級達到IP65;所有的輸入、輸出線均具有防雷、防短路的保護功能。
2.技術指標及選型代碼
測量范圍: 0.1升/秒~10米3/秒 |
累計流量: 米3 |
測距范圍: 0~3m |
測距精度: 0.3% |
流量精度: 1%(視堰板類型而定) |
盲 區: 0.3m~0.5m |
測距分辨率: 1mm |
壓 力: 常壓 |
儀表顯示: 自帶LCD顯示瞬時流量和累計流量 |
模擬輸出: 4~20mA |
數字輸出: RS485、Modbus協議 |
供電電壓: DC24V/AC220V,防雷裝置內置 |
環境溫度: -20℃ ~ +60℃ |
防護等級: IP65 |
3. 儀器規格及安裝
3.1分體式規格尺寸


3.2一體式規格尺寸

3.3 儀表安裝方式
支架安裝:流量計采用分體式安裝時,可將分體式主機固定于儀表箱安裝底板上,流量計傳感器(探頭)固定于現場各類型流量槽上的安裝支架上,或采用L型支架安裝;流量計為一體型時,直接安裝與現場流量槽上即可。
3.4儀表安裝原則
換能器發射面到水位的距離,應小于選購儀表的量程;
換能器發射面到水位的距離,應大于選購儀表的盲區;
換能器的發射面應該與液體表面保持平行;
儀表安裝在渠或靜水井上。
儀表需安裝在堰板或堰槽的上游。
3.5 安裝注意事項
儀表外殼與大地可靠相連;
電線、電纜保護管,要注意防止積水過多;
儀表雖然自身帶有防雷器件,但儀表在多雷地區使用時,在儀表的進出線端另外安裝專用的防雷裝置;
儀表在特別炎熱、寒冷的地方使用,即周圍環境溫度有可能超出儀表的工作要求時,在液位儀周圍加設防高、低溫裝置;
3.6 堰槽、堰板
堰槽、堰板制作要求:
建議使用玻璃鋼、PVC或不銹鋼等制作堰或槽。三角堰、矩形堰堰口尺寸要準確,朝向進水一側表面要光滑;巴歇爾槽喉道部分尺寸要準確,槽內表面要光滑。
4.儀表接線
4.1分體式接線方式

電源AC220V或DC24V(定制DC12V):L1+、N1- |
通訊輸出:A、B |
模擬量輸出4-20mA:4-20mA+、4-20mA - |
補償:TPS01(出廠已配置) |
傳感器連接:XPS02+、 XPS02-;XPS01+、 XPS01- (根據儀表出廠選其一) |
流量傳感器線纜說明:

高頻線接正極(XPS02+或XPS01+);屏蔽線接負極(XPS02-或XPS01-)
4.2一體式接線方式

電源DC24V(定制DC12V):DC24V+、DC24V- |
通訊輸出RS485:A、B |
模擬量輸出4-20mA:4-20mA+、4-20mA - |
補償:TPS01(出廠已配置) |
傳感器連接: XPS01+、 XPS01- |
注:儀表使用AC220V電源,XS3的1-2腳不使用,儀表自帶AC220V電源線插頭;分體傳感器專用線纜的長度應(分體機專用)≤50米;儀表使用DC24V時,在儀表上電后,儀表電源輸入端的電壓不低于20V;4~20mA輸出線的負載應小于500歐姆;
特別注意:在對儀表接線時請分清楚各接線端子正負極,以免造成儀器損壞!
5.流量計標定
儀表出廠時各項指標經過嚴格測試,用戶只需在現場進行簡單設置即可滿足現場測量條件。
5.1按鍵說明
儀表有四個按鍵組成,如下:(一體式采用..感應筆..點擊按鍵)
【Mode】:模式鍵。在儀表正常工作時,按擊該鍵可進入參數設置菜單;在菜單中,按擊該鍵,則可退出本級菜單,退回到上一級菜單。
【▲】:上翻鍵和加法鍵。在菜單中,該鍵做上翻鍵用;在更改數據時,該鍵作加法鍵用。
【▼】:下翻鍵和減法鍵。在菜單中,該鍵做下翻鍵用;在更改數據時,該鍵作減法鍵用。
【OK】:確認鍵和移位鍵。在菜單中,該鍵做確認鍵用;在更改數據時作移位鍵用。
5.2標定方法
對應現場巴歇爾槽(槽號)參數設置
1)在儀表運行時點Mode鍵進入參數設置菜單點▼鍵選擇到P03(Flow)流量參數菜單,如右圖所示。點OK鍵,進入密碼設置界面,如下圖所示。輸入密碼:3721
2)輸入密碼后點Mode鍵進入Param參數菜單,如下圖。

c值設置:
3)點OK鍵進入參數設置,首*入的是c值設置界面,如下圖。
4)點OK鍵進入設置,如下圖,按照堰槽設置c值,設好后點Mode鍵返回上一菜單。

n值設置
5)c值界面點▼鍵進入n值設置界面, 如下圖。點OK鍵進入設置,設好后點Mode鍵返回n值界面。

Hv高位限設置
6)n值界面點▼鍵進入Hv高位限設置界面,此項參數表示當液位超過設定值時流量保持設定值流量。
7)OK鍵進入設置,表示當液位超過0.6m時流量保持0.6m的流量,設好后點Mode鍵返回Hv值界面。

(一般無需修改,默認值為03.000)
Lv低位限設置
8)在Hv值界面點▼鍵進入Lv低位限設置界面,如右圖,此項參數表示當液位小于設定值時流量為零。)
9)點OK鍵進入設置,如右圖,表示當液位小于0.005m流量為零,設好后點 Mode鍵返回Lv值界面

(一般無需修改,默認值為00.000)
Acc累加值設置
10)在Lv值界面點▼鍵進入Acc累加值設置界面,如下圖。此項參數為儀表更換時復制累加值設定。
11)點OK鍵進入設置,如下圖所示。將累加值改為所需數值退出,儀表即在新累加值上開始累加。

(無特殊情況無需修改)
探頭高度設置(現場槽內有水的情況之下設置方法)
12)在acc值界面點▼鍵進入TH探頭高度設置界面,如下圖。此項參數現場標定用。
13)點擊OK鍵,進入探頭高度輸入界面, 如下圖所示,缺省為3m,若此時液位顯示為1.230m,而實際液位為0.01m,表示探頭高度要向下調整1.220m,更改為1.780m,輸入此數值,如下圖。

注:若流量計標定時現場槽內無水情況下,TH設置值為傳感器(探頭)發射面至槽出水口之間的垂直高度值。
6.儀表菜單說明

注:菜單Param內的參數說明:
A)c、n值由堰板(槽)的尺寸而定;
B) Hv為高位限。表示當液位超過設定值時,儀表保持該液位所對應的流量;
C) Lv為低位限。表示當液位小于設定值時,流量為零;
D) TH為探頭安裝高度。即零點到探頭的垂直距離;
參數TH、Hv、Lv的測量,詳見下圖:

7.儀表其它菜單說明
7.1菜單(4~20mA)設置
此參數為對應流量范圍輸出值,20mA對應上限流量值,4mA對應下限流量值。
7.2菜單(Xstyle)設置
此參數為顯示模式的選擇,Level(液位界面),Liquid(流量界面)。
7.3 菜單ACC Clear設置
此參數為流量累加值清零設置。
7.4 菜單Window設置
P06(Window)參數出廠時已設置好,一般不用更改。
7.5菜單ID號設置
P07(ID)菜單通訊時用,特別是多機通訊時,缺省為01。
7.6菜單BUAD波特率設置
P08(BUAD)菜單通訊用,有2400、4800、9600三種選擇,點OK鍵確認,缺省4800。
7.7菜單 PWDB設置
P09(PWDB)菜單出廠時已設置好,一般不用更改。
7.8菜單4~20mA設定輸出
P10(T4~20mA)菜單可作為現場驗證或和控制室電流輸入設備相互校正用。
附:常用巴歇爾槽對應參數表(c、n、及流量值)
槽號 | 喉道寬度(b) | Q(min)t/h | Q(max)t/h | c值 | n值 |
1 | 25 | 0.3 | 19.4 | 217 | 1.550 |
2 | 51 | 0.6 | 47.5 | 435 | 1.550 |
3 | 76 | 2.8 | 115.6 | 638 | 1.550 |
4 | 152 | 5.4 | 399.6 | 1372 | 1.540 |
5 | 228 | 9.0 | 903.6 | 1927 | 1.530 |
6 | 300 | 12.6 | 1440.0 | 2444 | 1.521 |
7 | 450 | 16.2 | 2268.0 | 3737 | 1.537 |
8 | 600 | 45.0 | 3060.0 | 5051 | 1.548 |
如需要現場制作巴歇爾槽,具體對應流量圖紙請來電索取。
保修政策
在產品質保期內因正常使用出現的故障,可享受規定的免費保修。
保修期限:本公司產品質保期為產品出廠之日起十二個月內。
以下情況不在免費保修范圍內:
產品或其部件已超出免費保修期。
因使用環境不符合產品使用要求而導致的硬件故障。
因不良的電源環境或異物進入設備所引起的故障或損壞。
由于未能按使用操作文上所寫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操作而造成的故障。
由于不可抵抗力如:雷電、水火災等自然因素而造成的故障。
擅自拆機修理或越權改裝或濫用造成的故障或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