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譜是反映降水微觀物理過程和宏觀動力結構的主要指標之一。通過分析雨滴譜,可以深入了解降水的發展和演變過程,揭示降水機制。傳統雨滴譜測量包括動力學法、濾紙色斑法、面粉團法、快速攝影法和浸潤法等,是通過人工采集大量的雨滴特性參數數據,根據雨滴直徑的大小進行統計分類。
但傳統方法其過程繁瑣、精確度不高,為克服上述方法所帶來的問題,我們研發了基于激光原理的高精度激光雨滴譜系統,可以用于測量雨量、雨強以及顆粒大小及速度,甚至可以測量小直徑0.16mm的顆粒。根據用戶需求,還可以增加其他氣象單元,在降水粒子觀測和降水物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觀測系統設計
2.1 目標

1) 堅固緊湊
2) 低維護
3) 可測量顆粒直徑低0.16 mm
4) DSP技術
5) 在山區使用的加熱擴展
6) 遠程控制
7) 安裝方便
8) 適用于嚴酷環境
9) 標準數據輸出
2.2 系統組成及技術指標
2.2.1 系統由如下部分組成:
1) 雨滴譜儀;
2) 氣象單元(可選);
3) 數據采集單元;
4) 軟件;
5) 防風附件(可選);
6) 支架等;

2.2.2 技術指標:
技術參數: l 工作原理: | 785 nm激光,大0.5mW功率,激光等級1M |
l 測量區域: | 46 cm2 (23 x 2.0 cm) |
l 環境條件: | -40°C ~+70°C, 0~ r.H. (可選-60°C ~+70°C) |
l 防護等級: | IP65 |
l 供電: | 24V AC/DC, < 750="" 可選 230="" vac/115="" vac.="" 230="" vac/115=""> |
l 重點: | 4.8 kg(無其他配件) |
l 數據輸出: | RS485 1200~115200 Bd, 全雙攻, 2個24VDC 光耦合器 |
l 可選輸入: l 雷達反射率: | PT100, 0--1 V, 0--1000 Hz, 串行同步 Z=-9.9 – 99.9dBZ |
降雨: | |
l 粒徑大小: | 0.16 ~ 8 mm |
l 顆粒速度 | 0.2 ~ 20 ms |
l 區分不同降水: | 雨、雪、冰雹等,> 97% |
l 小強度: | 0.005 mm/h |
l 強度: | 250 mm/h |
l 粒子等級: 風向傳感器: | 440種(22種直徑x 20種速度) |
l 測量范圍: | 0 ~ 360° |
l 操作電壓 | 4 ~ 18V DC |
l 加熱: | 24 V AC/DC, 大20 W |
風速傳感器: | |
l 測量范圍: | 0.5...50 m/s |
l 分辨率: | 0.07 m |
l 操作電壓 | 4 ~ 18V DC |
l 加熱: 溫濕度傳感器 l 溫度測量范圍: l 溫度測量精度: l 濕度測量范圍: l 濕度測量精度: l 傳感器: l 操作電壓: l 防護等級: | 24 V AC/DC, 大20 W -30°C ... + 70 °C 1/3 class B(0.25°C) 0 ... ± 2 % PT 100 acc. to IEC 751 9 - 30 V DC IP 65 |
數據采集分析軟件,可以采集、分析并對數據進行可視化,

4 應用案例
4.1 關于雨滴超級終端速度的進一步證據 (M. L. Larsen, A. B. Kostinski, and A. R. Jameson,2014)

實驗使用21個LPM激光雨滴譜儀,進一步證明了小于1mm直徑的雨滴,降落的終端速度要大于靜止空氣中相同直徑雨滴的降落速度。并且明確指出這些超級終端速度的雨滴,如果是由于大直徑雨滴破碎化而來,這些破碎化并非來自測量儀器。
這些超級終端速度的雨滴可能對雷達降雨收集、侵蝕參數化以及雨滴大小分布的估測產生影響,其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
5 產地: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