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溫度計簡稱體溫表,是測量人和動物身體溫度的工具。
正常人的體溫保持在相對恒定的狀態,其正常波動范圍為:口腔溫度36-37℃,直腸溫度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下溫度比口腔溫度低0.3-0.5℃。它可以記錄這溫度計所曾測定的溫度。用后的*應“回表”,即拿著*的上部用力往下猛甩,可使已升入管內的水銀,重新回到里。其它溫度計不能甩動,這是*與其他液體溫度計的一個主要區別。
人體溫度計有口表與肛表兩種。測體溫前,先將體溫表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酒精棉球消毒體溫表。
(1)腋下測溫法:先擦去腋窩的汗液,將口表有水銀柱的一端置于腋窩深處,屈臂過胸將之夾緊,10分鐘后取出。
(2)直腸測溫法:先將肛表圓端涂點油類潤滑,再慢慢插入3-5厘米,并用手扶住肛表上端,3分鐘取出。
(3)口腔測溫法:應在進食、喝水或吸煙后半小時進行。將表斜放于舌下,讓病人緊閉口唇,牙齒不要咬合,3分鐘后取出。看體溫表數字時,應橫持體溫緩慢轉動,取水平線置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刻度。體溫表用完后用75%酒精消毒。腋下測溫法簡便、安全、衛生舒適,現多采用此法。昏迷病人或嬰幼兒可采用肛表測溫。
1)使用方便、便宜、精度高,因而應用很廣。
(2)加上測溫方法及其結構成熟。
(3)進行體溫監測耗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