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3/h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各種污水處理設備、凈水設備,其主要產品有: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裝置、臭氧發生器、一體化泵站、玻璃鋼產品、機械格柵、疊螺污泥脫水機、板框壓濾機、UASB厭氧反應器及斜管沉淀設備等。
需要處理污水嗎?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對各種污水都有處理經驗,像:生活污水、醫療污水、洗滌污水、屠宰污水、血透污水、餐飲廢水、食品加工污水及類似的工業污水等。
市政污泥的處置技術
1濃縮工藝
污泥水分主要包含表面粘附水、間隙水、毛細結合水和內部水四類。污泥濃縮的目的是去除其中的自由水和間隙水,方法主要有重力濃縮、氣浮濃縮和離心濃縮三種,此外還有帶式重力濃縮、微孔濃縮、隔膜濃縮和生物浮選濃縮等。重力濃縮是zui節能的污泥濃縮方法,不需外加能量,利用污泥自身重力自然沉降分離;氣浮濃縮是依靠附著在污泥顆粒周圍的微氣泡減輕比重,使其強制上浮,達到濃縮目的;離心濃縮與帶式重力濃縮均屬于機械濃縮。經濃縮后污泥含水率可降至95%左右。
2穩定化處理工藝
穩定化處理旨在降解污泥中易腐爛發臭的有機營養物,進一步減少污泥含水量,降低病原菌、細菌含量,消除臭味。穩定化處理方法主要有厭氧、好氧和好氧堆肥三種。厭氧消化是我國普遍采用的污泥處理工藝,占污泥穩定化處理技術的38.04%。在無氧條件下,兼性菌與厭氧菌共同作用,將污泥中的有機物通過水解酸化、乙酸化和甲烷化三個階段分解為甲烷(占60%~70%)、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氮硫化物和硫化氫(占25%~40%)等氣體的過程。分解乙酸產生的甲烷約占總量的2/3,由CO2和H2轉化的甲烷約占量的1/3。
好氧消化技術占污泥穩定化處理技術的2.81%,在微生物的內源代謝過程中,細胞組織在好氧條件下將自身原生質分解為二氧化碳、水、氨氮和硝基氮等小分子物質。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條件下,由好氧菌對部分有機物進行分解以合成新細胞質的穩定過程,其工藝流程分為前處理、主發酵、后發酵、后處理及貯存五個階段。
3干化工藝
污泥干化是利用熱能去除脫水污泥水分的過程。根據熱源不同,可分為自然干化與熱干化兩類。自然干化利用太陽能進行脫水。熱干化采用的熱源按成本由低到高依次為煙氣、燃煤、熱干氣、沼氣、蒸汽、燃油和天然氣。按熱媒與污泥的接觸方式可將熱干化法分為直接接觸加熱、間接傳導加熱及聯合加熱三種,采用的設備主要有轉鼓式、轉盤式、帶式、螺旋式和離心式干化機。污泥干化過程中要注意污泥粘結問題、尾氣處理問題,粘結問題采用干料返混措施可得到減輕。尾氣循環回用不僅可降低系統的氧氣含量,提高運行安全性能,還可回收熱量,降低能耗。尾氣需經過除塵、冷凝、水洗、熱氧化后排放。
4污泥處理新工藝
除上述常規技術外,國內外還研發出多種新型高效污泥處理工藝,如熔化、兩相消化、制油、超聲波處理等,可對污泥進行深加工,以實現污泥的資源化利用。(1)熔化。污泥處理廠的脫水濾餅經干燥粉碎后,送入1300℃~1500℃的熔化爐中進行燃燒,燃后煙氣用于加熱新空氣和循環蒸汽,熔融爐渣用于建筑材料。(2)兩相消化。傳統厭氧消化工藝需依次經過發酵、產氫產乙酸和產甲烷三類菌群。后兩者屬共生互營菌,劃為一相稱產甲烷菌,發酵菌稱為產酸菌。兩類菌種特性差異較大,對環境要求迥異,無法同時處于*生態環境中。兩相消化即將兩類菌分別置于串聯的兩個反應器中單獨進行消化,大大提高處理效率。(3)制油。利用污泥中大量有機物及營養元素可取油產品。污泥制油有低溫熱解油化和直接熱化學液化兩種技術。(4)超聲波處理。超聲波處理即利用超聲波能量在液體污泥中形成氣泡,依靠氣泡破滅形成高溫高壓環境并產生剪切力,從而破壞菌膠團結構,提高污泥的脫水性能,為后續工藝提供有利條件。超聲波處理的主要影響因素有聲波頻率、聲強或聲密度及作用時間等。預處理系統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有機物和鐵錳等離子,保證出水有機物含量及污染指數(SDI)等指標滿足反滲透進水要求,采用多介質和活性炭過濾器。
系統原水供給:本系統采用全自動控制,要求進入本系統的原水具有穩定的流量、壓力,其目的是防止進水波動對系統運行產生影響。
凝聚劑(PAC)加藥:該裝置的作用是為系統投加適量的凝聚劑;將原水中的懸浮物、有機物、膠體等凝聚成大顆粒的礬花;以便其在多介質過濾器中被有效地去除。
還原劑(NaHSO3)加藥裝置:投加還原劑NaHSO3,通過化學反應除去原水中的活性余氯,以延長活性炭的使用周期,保護反滲透膜元件。
4m3/h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多介質過濾器和活性炭過濾器是反滲透系統的重要預處理裝置。它的作用是通過投加混凝劑后濾除原水帶來的細小顆粒、懸浮物、膠體、有機物等雜質。能夠有效地去除原水中對反滲透膜組件非常敏感的膠體、懸浮物及有機物。具有*的均勻布水方式,使過濾達到zui大效果。
多介質過濾器裝填雙層濾料,無煙煤和石英砂,反洗膨脹率為30-50%;對于地表水的運行周期24小時以上,可以以壓差達到一定值時,作為進行反洗的依據。
活性炭過濾器裝填滲銀顆粒活性炭濾料,反洗膨脹率為50-80%;一般半年更換一次活性炭顆粒。
反滲透除鹽部分
預脫鹽系統采用反滲透工藝,主要用于去除水中各種溶解固形物即鹽份。
阻垢劑(MDC)加藥:預處理來水在進入反滲透裝置之前,首先加入高效阻垢劑,以防止Ca、Mg、SiO2、Sr、Ba等物質在反滲透膜元件濃水側產生結垢。阻垢劑加藥裝置采用一箱兩泵組合式成套裝置,即設一臺溶液箱和兩臺加藥計量泵。
反滲透系統的主要作用是通過以壓力為推動力,進行膜分離脫鹽,同時可除去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微生物、細菌、熱原、病毒等,RO法分離時不需加熱,無相的變化,具有能耗少、體積小、操作簡單、適應性強、自動化程度高、應用范圍廣等優點。它包括下列單元設備:保安過濾器;高壓泵;反滲透本體裝置;清洗裝置。
精處理系統
精處理系統采用混床工藝,主要用于進一步去除水中各種溶解固形物即鹽份,使產水滿足鍋爐補給水的水質要求。
原水經預處理和反滲透系統的初步除鹽,水中尚存有一定量的陰/陽離子。必須通過混床才能對水質的電阻率進行提高,它的原理是利用陰、陽樹脂的交換特性對水中的陰、陽離子進行同時交換,所以混合離子交換是水質提純的主要設備。
造紙廢水主要來自造紙工業生產中的制漿和抄紙兩個生產過程。制漿是把植物原料中的纖維分離出來,制成漿料,再經漂白;抄紙是把漿料稀釋、成型、壓榨、烘干,制成紙張。紙漿過程中主要產生的廢水是黑液和紅液,抄紙主要產生的是白水。
目前處理方法主要以物化+生化的處理模式。
處理過程:廢水進入廢水處理系統后,先經過攔污柵清除較大雜物,進入格柵池均和,進入混凝池,通過投加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酰胺,產生混凝反應,進入氣浮后,去除廢水中SS及部分BOD、COD,氣浮出水進入厭氧和好氧的兩級生化,去除水中大部分的BOD、COD,經過二次沉淀池后,廢水的COD和色度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用化學混凝強化處理,使廢水能夠達標排放或可達到排放標準。
造紙廢水處理應著重于提高循環用水率,減少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同時也應積極探索各種可靠、經濟和能夠充分利用廢水中有用資源的廢水處理方法。板框壓濾脫水機是一種間歇性操作的加壓過濾 備,主要由五大部分組成:機架部 分、過濾部分、液壓部分、吹脫系統、卸料裝置和電器控制部分,包含濾板壓緊、低壓進 泥、高壓進泥、壓榨、反吹、濾板松開、卸料、洗滌等工序,其操作過程為:經調理后的污泥通過隔膜泵或螺桿泵注入壓濾機中,快速實現泥水分離,進泥zui大壓力為 0.80 MPa,進泥時間一般為 1.5~2.5 h;停止進泥后,通過多級離心泵加壓,壓濾機中的隔膜對污泥進行強制擠壓、脫水,壓濾時間一般為 20~50 min,壓力為 0.8~1.2 MPa;之后利用 0.6 MPa 的高壓空氣吹脫壓濾機中心進泥管中的污泥及空腔內的濾液; 再緩慢松開壓濾機,排盡剩余濾液;zui后卸除壓濾機內的泥餅。 板框壓濾機適用于各種懸浮液的固液分離, 適用范圍廣、分離效果好,能將脫水出泥含水率控制在 60%以下。 然而板框壓濾脫水機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諸多弊端: 濾框給料孔極其容易出現堵塞現象,且夾在濾板和濾框之間的濾餅取出較為困難,無法持續作業,且機身容量較小,無法對大量污泥進行脫水;在板框壓濾脫水機使用過程中,濾布的消耗較大,需要動用較多人力、物力對濾布進行清理,車間的衛生環境也無法得到有效保證。
綜上所述,市政污水處理廠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及使用要求來選擇污泥脫水設備。 帶式壓濾機可以滿足污泥脫水的要求,工程投資低,是一種較為經濟、實用的污泥脫水設備;若對投資不敏感且對污泥處理連續運行及出泥質量要求*,則可以選擇離心脫水機;若后續處置對脫水污泥含水率要求較低,可以選擇板框式壓濾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