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市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需要選型、選尺寸、選工藝、設計方案、設計圖紙、報價等問題可以隨時找我們。
公司從事多種污水的處理,像:生活污水、醫療污水、屠宰污水、布草洗滌污水、餐飲污水、養殖污水及各種工業污水等。
20 世紀 90 年代后期,MFC 生物傳感器在測定水樣 BOD 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研究發現,一些具有電化學活性的微生物細菌,如腐爛希瓦氏菌、鐵還原紅育菌、梭狀芽胞桿菌等,降解有機物產生的電子可以通過細胞膜與電極直接接觸,或是通過微生物自身的導電附屬物—納米導線將胞內電子快速傳遞至陽極[29],從而實現了微生物燃料電池在無氧化還原介體條件下運行。因此,無介體的 MFC 生物傳感器日益受到關注。
Kim 等基于無介體 MFC 檢測了某淀粉加工廢水的 BOD 值,測定結果與標準 BOD5 方法具有良好的相關性( R2 = 0. 999) ,然而,該實驗僅對樣品進行了 BOD 評估,對其他廢水水質測定還有待進一步驗證。Tront 等[31] 將金屬還原桿菌引入 MFC,用MFC 檢測含有醋酸鹽的廢水,結果表明: 當醋酸鹽濃度在 0 ~ 2. 3 mmol / L,對應產生的電流為 0 ~ 0. 30mA,MFC 產生的電流與進水醋酸鹽濃度具有較好的相關性( 相關性系數 R2 = 0. 92) 。賈輝等[32]利用無介體MFC 探究了UASB 進水COD 濃度對MFC 反饋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 當進水 COD 質量濃度分別為 1 000 ~ 3 000 mg / L 和 4 000 ~ 6 000 mg / L 時,MFC 檢測進水 COD 的結果與實驗室標準 COD 檢測值有良好的相關性( R2 分別為 0. 995 和 0. 997) 。
MFC 中,產電微生物主要通過細胞膜接觸、納米導線和電子中介體轉移等 3 種方式向電極傳遞電子,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信號的變化預示著水質的變化。MFC 利用微生物消耗目標化合物或有毒化合物對呼吸代謝途徑的抑制,產生的電流變化可間接檢測 BOD、COD 或毒性物質濃度,并可以實時監測污水處理系統的水質。然而,MFC 生物傳感器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響應時間較長、穩定性差、對樣品中復雜毒物成分缺乏抵抗性等。
呼吸測量技術在污水生物處理系統中的應用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是污水生物處理系統理論研究和工藝運行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雖然呼吸測量技術在污水生物處理系統中已有較多應用,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 1) 基于產物CO2、CH4 的呼吸測量技術和基于消耗物 O2的活性污泥呼吸儀主要應用于實驗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研究、水樣 BOD 檢測及微生物毒性抑制等方面,但是其分析周期較長、測試頻率低、便攜性不佳,大多不適用于微生物代謝活動的動態過程研究。
( 2) 基于消耗物 O2 的生物膜傳感器主要用于污水 BOD 的檢測,其響應時間相對較短,其中,連續流式生物膜傳感器可以進行實時在線檢測,但仍存在對組分變化較大的水樣測定可靠性差、污水毒物的非抵抗性、O2 監測誤差大等問題缺陷。
( 3) 基于電化學的呼吸測量技術中,MFC 生物傳感器產生的電流可以直接反映產電微生物的代謝活性,可以用來研究微生物呼吸代謝的動態過程和監測污廢水水質與毒性影響。然而,該技術目前仍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隨著 MFC 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如電極材料的改進、產電微生物活性的提高、質子交換膜的改善等,MFC 生物傳感器將成為污水生物處理系統中一種發展前景較好的呼吸測量技術。
玉門市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生物接觸氧化zui初即在美國被應用于低濃度生活污水處理,目前也常被應用于我國村鎮污水處理。生物接觸氧化法投資低,啟動和日常運行管理簡單,處理效率較高,較活性污泥法更耐沖擊,對于解決當前我國村鎮污水處理資金和人員不足的問題也具有一定積極意義。吉祝美等[21]以跌水曝氣接觸氧化法為主處理農村低濃度生活污水( ρ ( COD) 為 90 ~ 220 mg / L) 時,出水 COD、TN、TP 濃度分別低于 70,0. 1 mg / L; 趙賢慧[22]采用生物接觸氧化處理低濃度城市污水( ρ ( COD) 為 90 ~ 230 mg / L) 時,COD、BOD 、NH+ - N 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 77. 6%、80. 9%、67. 4%。
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在運行過程中同時具備高負荷生物濾池和普通快濾池的運行特性,對進水 COD 和 SS濃度的要求較為嚴格,適用于低濃度生活污水的處理[23]。王立立等[24]采用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校園低濃度生活污水,進水 ρ ( COD) 為 65. 4 ~ 161. 5 mg / L時,出水 ρ( COD) 、ρ( NH+ -N) 分別為 3. 4,6. 94 mg / L;田文華等[25]采用曝氣生物濾池處理電廠的低濃度生活污水,進水 ρ ( COD) 為 48 ~ 172 mg / L 時,出水ρ( BOD ) 、ρ( COD) 、ρ ( NH+ - N) 分別為 3. 2,14. 5,0. 5 mg / L,滿足 GB 50050—1995 水質標準; 錢靚[26]采用曝氣生物濾池處理上海低濃度生活污水,進水 ρ( COD) 為 155. 8 ~ 234 mg / L 時,COD、NH+ - N、SS 的去除率分別為 84. 2%、90%、90%。
此外,向連城等[27]分別采用曝氣生物濾池和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深圳甘坑河水( ρ ( COD) 為 50 ~ 150 mg / L) 的結果表明,與生物接觸氧化相比,曝氣生物濾池同時具有過濾功能,出水 SS 濃度較低,而且受冬季低溫影響,傳統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效果較差,而曝氣生物濾池受低溫的影響較小。另外,如前所述,在村鎮污水處理中,TN 和 TP 可能會因水質、水量的波動而無法達標,甚至有時 NH+ - N 都無法達標。硝化效果較好的曝氣生物濾池可*解決這一問題,其可通過調節曝氣量來保證出水 NH+ - N 達標,但污水廠( 站) 的能耗也由此會偏高。
綜上所述,為污水廠能夠正常發揮設計的處理能力,合理選擇污水處理工藝至關重要,同時必須考慮到村鎮污水廠( 站) 所要求達到的排放標準,應以實際水質為基礎。目前,大部分村鎮污水廠( 站) 的排放標準執行 GB 18918—2002 中的一級 A 或一級 B標準[28-29],對于村鎮污水廠( 站) 來說難度較大,這對上述工藝的達標運行提出了挑戰。因此,建議在未來修訂村鎮生活污水排放標準時,應充分考慮村鎮污水的實際情況,適當放寬排放標準,以利于村鎮污水處理事業可持續發展。
1) 低濃度生活污水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排水體制的不完善、化糞池的不合理設置、管道內沉積、外源水的進入等,為保障污水處理廠的穩定運行,應盡可能避免低濃度生活污水現象。
2) 建議村鎮污水處理廠( 站) 采用 MBBR 等工藝改造現行的傳統活性污泥工藝,以提高其應對低濃度生活污水沖擊負荷的能力。
對于可能存在低濃度生活污水問題的村鎮地區,建議新建污水廠( 站) 時采用 SBR 工藝或生物膜法,例如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曝氣生物濾池等。此外,曝氣生物濾池對村鎮低濃度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建議予以重點研究和應用。
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泥處理一直是行業內人士所關心的問題,高產量、高含水率的污泥,在貯存、運輸、裝卸等過程中既不方便,還存在很高的潛在環境安全風險和隱患,因此污泥的干化處理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