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理50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魯盛環(huán)保自產自銷,價格便宜,沒有中間商賺取差價;誠信經營,憑借*的技術,優(yōu)質的品質,豐富的經驗服務廣大客戶
買設備就選擇魯盛環(huán)保,魯盛環(huán)保的設備就是好,我們有自己的廠,技術*,工藝嚴謹,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來制作設備。
氨逃逸的控制
(1)對于噴氨流量分布不均造成的氨逃逸偏差,可以通過調整氨水噴槍前的球閥控制,在平時操作中盡可能使旋轉噴槍槍頭朝下,增加反應時間,每只槍噴氨分布均勻(其操作看壓力降),NH?與NO充分反應,降低NH?/NO摩爾比,從而降低氨逃逸,達到脫硝效率與運行費用的平衡。
氨逃逸濃度增加還與氨水噴槍噴嘴密切相關,當氨水噴槍噴嘴堵塞時將加劇逃逸氨的產生,應在鍋爐運行過程中檢查氨水噴槍,及時疏通或更換,確保氨水噴槍正常投運。
(2)煙氣溫度決定著SNCR和SCR的反應效果,進而影響氨逃逸的大小。煙氣溫度變化幅度大,在低負荷時,煙溫下降,局部煙溫太低,會引起催化劑活性下降,從而引起氨逃逸升高,本脫硝所選用的催化劑在315~380℃范圍為*,所以要根據(jù)鍋爐負荷和燃燒情況在滿足的條件下維持煙氣溫度在*范圍內。煤粉專燒時,SCR反應器溫度達到345℃左右,能很好滿足氮氧化物與氨水反應條件,SCR反應器反應效率提高,SCR反應器出口氮氧化物及氨逃逸濃度偏低,氮氧化物濃度平均達到60mg/m3,氨逃逸濃度平均達到2.8ppm;煤氣混燒時,SCR反應器溫度只有300℃左右,此時通過鍋爐配風調節(jié)提高鍋爐火焰中心位置或通過增加上層燃qi槍燃氣量提高SCR反應器溫度的方法,降低SCR反應器出口氮氧化物及氨逃逸濃度。
(3)催化劑存在著使用壽命,一旦使用時間過長老化,催化效果就會變差,脫硝反應也會變差,為保證環(huán)保合格的情況下大量噴氨就會造成氨逃逸增加,所以當催化劑老化時要及時在停爐大小修時進行更換,保證氨逃逸合格的同時,也能更好做好環(huán)保。
(4)燃煤鍋爐,脫硝反應區(qū)處在高灰塵區(qū),會在反應區(qū)積累灰塵,積灰將會使反應變差,氨逃逸增加。鍋爐運行過程中SCR反應器每周至少吹灰一次,清除SCR反應器積灰提高SCR反應器效率,降低氨逃逸濃度。
(5)霧化風對于脫硝反應明顯,也直接決定著氨逃逸,而氨水能否充分的霧化與風量成正比關系,為提高氨槍霧化效果,需提高壓縮空氣壓力在350kpa以上。
(6)當鍋爐燃燒擾動時要及時根據(jù)脫硝反應器入口的NOx含量對氨水進行調整分配,防止氨逃逸過大或兩側偏差大,甚至因為調整不到位帶來的環(huán)保超標問題。鍋爐負荷變化會導致鍋爐煙氣量、煙氣溫度及SCR入口濃度變化。當鍋爐負荷降低時,煙氣量減少,煙氣中氮氧化物含量降低使得SCR反應器內流速降低,煙氣在催化劑上停留時間增加,提高了脫硝效率,從而降低了氨逃逸濃度。
(7)其他影響因素及防范
鍋爐煙氣在SCR反應器停留時間為0.1~0.2s,為使鍋爐煙氣中殘留氨水與煙氣中的氮氧化物在催化劑作用下有足夠反應時間,降低鍋爐SCR反應器出口氮氧化物、氨逃逸濃度,通常選擇降低鍋爐爐膛負壓的方式進行,鍋爐運行過程中鍋爐爐膛負壓控制在-30~-50Pa之間,鍋爐燃燒穩(wěn)定,在SCR反應器出口氮氧化物達標排放前提下、氨逃逸濃度能有效控制。當氨逃逸過大不好好控制的話會生成的硫酸氫銨,不僅會造成催化劑層的失效和空預器堵塞,更會造成更大的嚴重問題,腐蝕設備降低壽命。
總之,合理控制鍋爐SCR出口氨逃逸濃度能有效預防鍋爐空預器堵塞及減輕氨水對下游設備的腐蝕,SCR脫硝裝置在運行過程中應對氨逃逸應予以高度重視。鑒于此,有必要加強SNCR、SCR運行階段科學調控,將SCR裝置的氨逃逸率控制到3ppm左右,甚至以下,減輕氨逃逸后硫酸銨或硫酸氫銨生成對爐后設備的影響。在系統(tǒng)穩(wěn)定后,對第 1~12 接觸氧化段進行多次連續(xù)生物相鏡檢,研究各段填料表面剝落的生物膜和水中主要的微生物種群。
日處理50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共發(fā)現(xiàn) 13 種主要微生物。HRT 為 12 h 時,1~4 段主要以絲狀菌、草履蟲和累枝蟲等好氧性細菌及小型原生生物為主,填料上附著的污泥外觀呈黑色并有粘稠感,厚度可達 0.8~1.0 cm。實驗中發(fā)現(xiàn),若第 1~4 段 DO 含量降低將導致前段絲狀菌數(shù)量顯著增加。第 4~8 段后輪蟲、橈足蟲、線蟲等后生生物開始出現(xiàn)并逐漸成為主要微生物種群,與原生生物一起構成系統(tǒng)微生物zui豐富段,此階段物污染物去除效果zui穩(wěn)定。第 9~12 段后水絲蚓、水蚤和搖蚊幼蟲等體型稍大的后生生物開始出現(xiàn),而原生生物逐漸消失。這些后生生物體長在 5~8mm,可通過肉眼進行觀察。張建男的研究表明,水蚤具有一定的捕食細菌和減量污泥的能力;祁偉的研究表明水絲蚓的活動具有較強的污泥減量和改善污泥沉降性效果。
改變HRT 為 24 h 后,初期 2 周內填料上微生物相分布無明顯變化,2 周后接觸氧化單元后段后生生物開始逐漸前移。整個接觸氧化段仍然呈由細菌到后生生物的遞變規(guī)律。顯著變化的特征有:1)單位體積內水絲蚓數(shù)量增多;2)單位體積水蚤數(shù)量減少;3)單位體積內搖蚊幼蟲數(shù)量增多;4)第 7 段之后開始出現(xiàn)腹足類動物(附著在填料、箱體表面);5)種群zui豐富段由第 7~8 段前移至第 4~5 段;7)部分后生動物如輪蟲、線蟲,個體尺寸增大。
生態(tài)學研究表明,食物鏈中能量在相鄰營養(yǎng)級之間傳遞效率僅為 10%~20%[10-11]。利用能量在高低營養(yǎng)級之間的傳遞損失,延長食物鏈來獲得zui大的污泥削減效果近年來已成為污泥減量研究領域的熱點。本工藝系統(tǒng)從進到出沿水流方向均構成了由細菌到原生生物再到后生生物的食物鏈捕食關系,在HRT 為 12 h 運行期間,處理污水體積為 352 m3,產HRT 為 24 h 運行期間處理污水體積 228 m3,產生污泥干 1.84 kg,折算產泥量僅為 8.07 g/m3,具有良好的污泥減量效果。
多段式接觸氧化法對生活與工業(yè)混合污水的處理效果良好,在 HRT 為 12 h 或 24 h 處理后,COD、NH +-N 含量均能達到 GB18918-2002 的一級 A 要求,出水效果穩(wěn)定。
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多段式接觸氧化工藝掛膜速度更快,掛膜期間 COD 去除率穩(wěn)步提升,波動較溫度合適時,經 6 d 培養(yǎng),污水 COD 去除效果可達小80%,10 d 后即可穩(wěn)定運行。
HRT 是影響多段式接觸氧化法處理效果的重要因素,HRT=24 h 時 COD、NH +-N 處理率明顯高于 HRT=12 h。但是過長的停留將導致后段氧化單元后生生物如搖蚊幼蟲、腹足類動物增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優(yōu)化污泥沉降性能、降低污泥產率,但也會影響污染物去除效果,需適當縮短 HRT。
多段式的構造可增加系統(tǒng)耐負荷能力,但工況改變后,也需更長時間適應變化達到穩(wěn)定,經監(jiān)測該工藝一般需要 10~13 d。長周期間歇進水方式不適用于多段式接觸氧化法,當系統(tǒng)內營養(yǎng)物缺乏時將導致系統(tǒng)內微生物死亡、污泥流失,破壞微生物平衡影響處理效果。
多段式接觸氧化法處理污水時,自進水到出水逐段將構成由細菌到原生生物再到后生生物的食物鏈式種群結構,具有良好的污泥減量效果,增加 HRT有利于增加各段微生物種群豐富度并能顯著提升系統(tǒng)污泥減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