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0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魯盛公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操作容易,所有機械設備均為自動化控制,全部裝置設置于地表以下,方便設備配有微機全自動控制,風機采用進口風機,完善的設備跟蹤售后服務,選魯盛好產品值得期待,我們會堅持我為您帶來的好產品.
破氰過程對地面沖洗水中六價鉻含量的影響
處理地面沖洗水時,采用NaClO氧化廢水中氰的同時,也會將廢水中的三價鉻氧化成六價鉻,且NaClO/CN-比值對六價鉻的氧化量也有關系。
隨著一級破氰加藥比的增加,三價鉻被氧化的量越大,且即使在破氰不*,三價鉻也會被氧化。而在二級破氰的過程中,由于繼續加入氧化劑的緣故,對已產生的六價鉻不會有消除的作用。因此,不管地面沖洗水中是否存在六價鉻,都必須進行破鉻處理。
FeSO4破鉻的工藝條件確定
(1)確定反應pH值
取二級破氰反應槽出水,測廢水中六價鉻的含量為7.75 mg/L,并調節pH值分別為6、7.5、8、10,再加入適量的FeSO4溶液,使得Fe2+/Cr6+ =8,攪拌30min后,沉淀,測六價鉻的含量。
可以看出,在相同加藥量的情況下,反應30min,當pH值為6~8時,出水中Cr6+*達標。因此根據二級破氰后廢水的pH值在7~8之間可知,直接在破鉻反應槽中加入適量的FeSO4溶液即可達到破鉻的效果。
(2)確定FeSO4溶液的加藥量
取二級破氰后的廢水,測六價鉻的濃度為7.75mg/L,加入不同量的FeSO4溶液,攪拌30min后,沉淀,測定六價鉻的含量。
可以看出,不改變破氰后廢水的pH值時,取加藥比為8時,即可使廢水中的六價鉻達標排放。
(3)不同濃度時的破鉻效果
取二級破氰后六價鉻濃度不同的廢水,在不調節廢水pH值的情況下,加入Fe2+/Cr6+=8的FeSO4溶液,攪拌30min,沉淀,測定六價鉻的含量。
廢水為中性條件下,加藥比為8時,在不同的六價鉻濃度時,破鉻都能*達標。
3.3 兩種藥劑處理成本對比
根據上述實驗所得到的工藝參數與現場的工藝參數,分別采用FeSO4 和NaHSO3破鉻。對比發現,FeSO4破鉻除加藥量及污泥量增加外,其余的藥劑都有所減少,且出水效果都達標。
分析噸廢水的處理成本發現,采用FeSO4破鉻時二級破氰后廢水的處理成本為0.367元/t,沉淀處理成本為1.801元/t;采用NaHSO3破鉻時處理成本分別為3.029和2.924元/t,因此按照實驗結果計算采用FeSO4破鉻每噸水可節約處理成本5.953元。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歡迎進站咨詢魯盛環保了解詳情,專業從事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開發,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安裝調試,售后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的水處理企業,值得信賴!
4 現場運行及處理效果
由于該流程只需要將NaHSO3溶藥池改為FeSO4溶藥池,并將藥泵流量增加,對整個工藝流程幾乎不需要改動,因此投資費用幾乎可以忽略。在現場運行調試過程中發現,破鉻效果理想,污泥量未有明顯的增加,絮體易調,沉淀器出水指標無太大影響。經過一年多的穩定運行,出水達標率高,污泥量增加不明顯,其噸水處理成本下降約7元/t,節約處理成本的效果明顯。
近年來,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較大進展,淮河、太湖兩大流域的重點工業污染源已經基本達標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削減了大約40%,水質污染得到初步控制,但惡性水污染事故還是常有發生。
在出現嚴重有機物污染的同時,我國大部分湖泊和部分河流、近海水體還存在相當嚴重的水質富營養化問題。近年來,時有湖泊藍藻、綠藻等的季節性暴發現象,滇池、巢湖等湖泊富營養化造成的藍藻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湖泊水質達Ⅰ、Ⅱ類標準的千島湖、洱海也每年暴發藻華。部分河流水域如漢江、珠江、葛洲壩水庫等近年來也出現了水質富營養化。1998年3、4月間香港海域和珠江口的赤潮記憶猶新,9月份渤海又發生了3000km2以上的大面積赤潮。水質富營養化問題給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經濟損失也十分慘重。
在我國,水體富營養化成為突出的環境問題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長期污染,造成水體中營養鹽異常高的背景濃度,使水環境變得非常脆弱,外部條件的微小變化就會使水體營養狀態發生急轉,引起藻華頻頻暴發。在這種情況下,氮磷污染物控制與去除技術、水體富營養化發展態勢預測、富營養化控制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及相關技術的應用成為水環境污染控制日益緊迫的重要課題。
每天100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業廢水治理開始轉向全工藝過程控制
為了解決工業廢水污染問題,許多國家的環境決策者提出了排放污染物zui小化的概念,即從污染源頭進行減量,變單純的末端治理為以清潔生產為核心的全工藝過程控制。同時發展高效、低耗的處理技術,以保障排放zui小化清潔技術的實施。它作為防治工業污染,保護環境,提高工業企業整體素質,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大措施,已成為當今世界的歷史潮流。美國的50多年的水污染防治實踐表明:污染zui小化技術是一種既經濟又實用的方法。1992年聯he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將排放zui小化清潔生產列入《二十一世紀議程》,并制定計劃在全球推行。
在國際組織的支持、幫助下,我國在1994年建立了示范工程,并于1999年在3省市作全面試點。水污染排放zui小化清潔集成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工藝改革、資源綜合利用和污染物末端治理的綜合技術,是綜合預防的環境策略。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經濟水平,總體來說是效率低、成本高,缺乏水資源化處理的高效、低耗工藝及相應的設備,加上水價過低,污水回用率當然低。這就成了制約污水排放zui小化清潔集成技術開發應用和低質水利用進程的關鍵因素之一。
國內外實踐證明順利推行污水排放zui小化清潔生產以達到節能、降耗、減污和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必須建立排放zui小化清潔生產實施機制,對企業施加壓力和給予誘導的激勵政策。
設備的選擇可根據不同的出水水質要求選擇處理工藝,
地埋式廢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設備,水處理經驗豐富,提供生產,制造,安裝一條龍服務。
單獨分散處理轉為城市污水集中處理
雖然發達國家的水污染控制對象已經轉向微量有毒有機物,致力于受污染水體水質功能的全面恢復,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水污染控制對象仍然主要是有機污染物以及氮磷營養物,遏制水污染和水質富營養化不斷加劇的趨勢仍然是艱巨的任務。因此,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加強水污染源的末端治理依然是我國水污染控制的zui主要途徑。國內外的實踐表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采取城市污水與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的方式具有非常明顯的技術經濟優勢。
因此,城市市區公共污水收集系統服務范圍內的工商業污水要從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總體效益出發,打破行業和隸屬關系的制約;要根據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物的種類,以及區域水環境的特點,解決好以污染源源頭治理、輔以局部予處理為主的點源處理與污染集中控制的結合。
遠離城市市政排水管網的獨立工礦區或幾個企業距離較近、污染物性質相近的產業污廢水,在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條件下,也可集中處理,或與生活污水一并處理、處置或利用,達標就近排放。
在工商業實施節水減污、清潔生產、污水清污分流,市政管網雨污分流,接納的污水濃度合理提高的基礎上,要發展和應用高效、節能、投資省、占地少、運營成本低的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和裝備。首先加入NaOH調節廢水pH值10以上,加入NaClO進行一級破氰,再加入HCl使pH值降到7~8之間,加入NaClO進行二級破氰;待破氰結束后繼續加入HCl,使pH值降到2~3之間,加入NaHSO3還原六價鉻成三價鉻,加NaOH、混凝劑(PAC、PAM)調節pH值到8~9,在沉淀器中絮凝沉淀去除重金屬離子,出水達標排放,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