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缺氧池是曝氣不足或者無曝氣但污染物含量較低,適宜好氧和兼氧微生物生活的構筑物。
不同的氧環境有不同的微生物群,微生物也會在環境改變的時候改變行為,從而達到去除不同的污染物質的目的。
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的區別就是池內的溶解氧的不同,好氧池的作用是為了給污水造成一個高溶氧的狀態,促使污水發生好氧反應,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cod、氨氮等有機物,這也是AO工藝的核心。
厭氧生物處理是在厭氧條件下,形成厭氧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利用這類微生物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并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過程,通常需要時間較長。
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1.水解階段水解可定義為復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
2.發酵(或酸化)階段發酵可定義為有機物化合物既作為電子受體也是電子供體的生物降解過程,在此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被轉化為以揮發性脂肪酸為主的末端產物,因此這一過程也稱為酸化。
3.產乙酸階段在產氫產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階段的產物被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4.甲烷階段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
水解酸化的產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機物,使廢水中溶解性有機物顯著提高,而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攝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質才可直接進入細胞內,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質首先要通過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進入微生物體內代謝。例如天然膠聯劑(主要為淀粉類),首先被轉化為多糖,再水解為單糖。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成纖維二糖與葡萄糖。半纖維素被聚木糖酶等水解成低聚糖和單糖。
云南玉溪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水解過程較緩慢,同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是厭氧降解的限速階段。在酸化這一階段,上述階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發酵細菌即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簡單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細菌體外,主要包括揮發性有機酸(VFA)、乳醇、醇類等,接著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等。酸化過程是由大量發酵細菌和產乙酸菌完成的,他們絕大多數是嚴格厭氧菌,可分解糖、氨基酸和有機酸。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懸浮物的去除
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中殘留的懸浮物是粒度10微米至數毫米的膠體和生物絮凝體,幾乎都有有機物,它們占出水BOD的50%~80%,適于采用過濾、混凝-沉淀或混凝-沉淀-過濾的方法去除。
混凝沉淀
城市污水二級處理出水中殘留的懸浮物大部分是有機膠體和生物絮凝體,其混凝過程的原理、工藝、設備等與給水處理基本相同,但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的水質特點與給水處理的原水水質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實際的混凝條件和設計參數不*一致。
污水二級處理出水的絮凝時間較天然水絮凝時間短,形成的絮體較輕,不易沉淀,宜進行混凝試驗或根據實際運行經驗,確定混凝條件和設計。
過濾
在污水深度處理工藝中,過濾作為前處理操作單元,通常是*,也是使用多的一種單元技術。有效的過濾技術,可進一步去除剩余的懸浮物,并使出水水質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