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CCEP環保認證微型空氣監測站網格化監管技術特點
1)物聯網網絡化監測體系;
2)全自動控制環境因子檢測、數據采集、結果顯示、數據遠程傳輸、后端實時監控的全過程;
3)多種傳感器混合傳感器陣列組合,包括PM2.5和PM10細顆粒物檢測儀器以及空氣溫濕度、風速風向、噪聲、光照壓強等傳感器;
4)現場或遠程監控中心,通過網絡便可觀看實時及歷史監測數據;
5)具有2G/3G/4G/GPRS等遠程傳輸模式;
6)可配套選擇裝配環境參數儀器、自動留樣采樣系統、自動報警裝置等;
7)開放式通訊接口,可與其他設備、軟件自由通訊集成聯動使用;
8)可自由添加設備臺數形成網格化,沒有數量限制;
9)自由設定設備分組區域、報警值范圍。
布點方案
根據區域內PM2.5空氣污染濃度分布及特性、環境敏感區分布、主導風向等因素,結合區域原有監測站的建設情況,識別出大氣污染事件重點產生擴散途徑,統籌區域微型環境微站建設。
在綜合考慮區域的重要性,大氣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工業化發展水平的高低的基礎上,對所在區域進行網格劃分,在網格的交點處或中心點設立監測點位,利用分布式冗余節點判斷算法,去除傳感器冗余節點,從而降低計算復雜度,通信開銷及設備成本。同時能夠準確判斷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和精確性,能夠繪制各布點區域不同時段污染物的擴散趨勢,有利于對污染物控制進行科學決策。
區域可劃分為工業園區,行政辦公區、商業區、居民區、醫療、學校、車站、公共綠地等。重點對高污染工業區進行監測,通過工業園區及周邊的輸入輸出源,來計算排放總量,用來監測工業生產中的污染物質排放是否達標,同時對其它非工業用地空氣質量進行監測。
帶CCEP環保認證微型空氣監測站網格化監管是大氣污染防治的“偵察兵”。根據污染敏感點分布及氣象氣候條件,采用多方位、移動檢測和固定檢測相組合的布點方式,對重點監管工業企業周邊、建筑工地、渣土料堆、主要市政道路等區域進行常規固定布點和移動布點相組合的方式布設微型監測子站,組建大氣污染溯源預警的“偵察連”,實時掌握監管區域內的顆粒物的實時狀態,輔助網格監察人員進行污染隱患排查,為大氣污染監管“指揮中心”做好深度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打好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