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牌潛液泵是普通不銹鋼/長軸液下泵的更新換代產品。為什么
更新換代呢,因為綠牌潛液泵克服了其他液下泵的致命弱點,無磨損,免維護!裝一臺這樣的泵,流量大(zui大可達100立/h),揚程高(zui高可達100m)。
普通不銹鋼/長軸液下泵是一種正壓輸送方式。作為動力的電動機安裝在罐體外部,泵部分沉入液體罐體底部,電機與泵之間通過細長軸傳動動力。傳動軸是液下泵的主要部件,因此液下泵在運行時的能量損失,除包括泵本身的機械損失、水力損失和容積損失外,還包括傳動軸和橡膠導軸承、傳動軸和水以及機座填料間的機械摩擦損失,其綜合效果造成了系統耗電高出50%以上。
綠牌潛液泵是將電動機和離心泵一起浸入罐底部,電動機與離心泵緊緊相連,帶動葉輪給液體增壓,將與液體推送至目標貯液器,實現付液或零位罐向立罐輸送液體。由于電機和泵都在罐內,無需使用細長軸,從根本避免了高維護率的問題,不僅節省了材料費、人工費,更不會耽誤生產。從節電的角度來講,一般可至少節省50%左右的能耗。而且運行時噪音極低。
1.為什么油庫、煉油廠使用的液下泵經常需要維護,使用壽命也不理想?
相信用過傳統液下泵的用戶都知道,液下泵的電機在液面上,泵輪在液面下,中間通過長軸連接,長軸又分為幾節,電機帶動長軸使泵輪轉動,從而將液體抽出。罐的深度或罐埋入地下的深度越深,液下泵的長軸就得越長。
長軸越長,深入液面下的泵輪擺動幅度越大。這種擺動是液下泵經常需要維護維修的重要原因。在液下泵使用時常能聽到很大的響聲,電機發出的響聲,長軸擺動的聲音。長軸的擺動損耗大量的能量,軸承轉動不是在一條直線上,而是呈錐形轉動,這對軸和軸承的材質要求比較高,軸承壽命較短,導致維護頻率較高。
液下泵的電機在液面以上,電機散熱只靠與外界空氣接觸降低溫度。電機的壽命直接決定了液下泵的使用年限。
2.綠牌潛液泵能否解決這些問題?牌潛液泵的電機不在液面上,而是
綠在液面下。電機是潛沒電機,與泵輪連接成一體潛在液體里。*、這種泵的軸承很短,沒有長軸,不會出現擺動問題,幾乎沒有能量損耗,運行平穩,聲音很小。第二,這種泵的電機是核心技術。這種電機稱為潛沒電機或屏蔽電機,電機的定子和轉子之間有一個大約相當于一張A4紙厚度的縫隙,液體從中間流過,起到兩個作用:一是給電機降溫,幾乎所有的電機只能在電機外部讓液體流過來達到降溫的效果,從而保障電機壽命。而泵電機內部過液的特點,使這種電機的壽命成倍增長。二、液體從定子和轉子之間的縫隙流過,對軸承起到很好的潤滑作用。電機和軸承的問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從而使綠牌液下泵不需要維護,故障率極低。使用壽命長達十年,保質期一年。
液下泵正壓推送式輸送液體雖解決氣阻但效率太低
液下泵:是一種正壓輸送方式。作為動力的電動機安裝在罐體外部,泵部分沉入液體罐體底部。電動機通過彈性聯軸器與泵直接傳動,泵體、中間接管、泵架、出液管、管法蘭,以螺栓聯接構成一體,固定在底板上,液下泵的整體通過底板安裝在罐體上。泵的軸向力與徑向力,(包括泵運轉中所產生的水壓力,葉輪及轉子重量等),均由軸承盒內所裝單向推力球軸承,單列向心球軸承,以及滑動導軸承擔。伸入容器長度L的長短不同,則又分為中間導軸承結構和無中間導軸承的結構。液下泵根據伸入容器長度的不同(一般為1至2米)而制成規格。特殊液下泵也可以做到4米、6米。
由于電機與泵之間通過細長軸傳動動力,軸承磨損非常嚴重,通常每一至三個月換一次軸承;傳動軸是液下泵的主要部件,因此液下泵在運行時主要耗電,包括傳動軸和橡膠導軸承、傳動軸和水以及機座填料間的機械摩擦損失,其綜合效果造成了系統耗電高出50%以上。
普通長軸液下泵一般zui長的也就三四米的軸長,因為它的結構是軸+連接器+軸+連接器+軸……,連接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扶正軸承。如果過長的話就容易偏離使軸變形,所以不宜過長。
如果是密度較小的介質,使用新型綠牌潛液泵時,將電機潛入液面以下,就能避免了軸過長容易不同心的現象。這種新型長軸液下泵,無磨損,免維護!裝一臺這樣的泵,流量大(zui大可達100立/h),揚程高(zui高可達66m),液下泵是將電動機和離心泵一起浸入罐底部,電動機與離心泵緊緊相連,帶動葉輪給液體增壓,將液體推送至目標貯液器,實現付液或零位罐向立罐輸送液體。由于電機和泵都在罐內,無需使用細長軸,從根本避免了高維護率的問題,不僅節省了材料費、人工費,更不會耽誤生產。從節電的角度來講,一般可至少節省50%左右的能耗。而且運行時噪音極低。
結構特點
綠牌潛液泵是將電動機和離心泵一起侵入罐底部,帶動葉輪給液體增壓,將液體推送到目標儲,相比其他結構,啟動時不必自吸,罐體人井蓋上為油電分離器,這樣就解決軸過長,不同心問題,理論上軸可無限加長。因泵的工作方式由吸變送,不會出現吸空和氣阻現象。楊湖蓮。